离骚,一个失意贵族的悲鸣
真正让我读懂屈原的,是一首叫渔父的诗歌,在这首不长的诗歌中,把屈大夫投汩罗江前的心态描述的淋漓尽致,他的高洁,他的忠贞,他被逐出贵族权力中心的无奈,他的以死明志的决心,宁赴湘流,而不愿污已皓皓之白,离骚只是渔父的注脚,屈大夫遭官场失意,流离失所后,精神极度不适,在抑郁恍惚近乎精神分裂的状态下写就了离骚诸篇,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他出于名门,卓尔不群,高贵清雅,对时下境遇的愤懑,对君主的怀念忠心,对残酷的事实作各样超现实的臆想。
对屈大夫的深入认识,环绕在他头顶的光环,各样溢美之辞在我心中早巳荡然无存,屈大夫给我的印象只能是一个酸腐破落的贵族文人,在他身上有迂腐愚忠,对命运曲折束手无策,更遑论文人的傲骨与叛逆,李白流放,有通达豪放的胸怀,司马迁遭宫刑,愤作史记,都不甘屈服噩运,消极自尽,屈大夫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治国宏论,治学巨篇,只留给我们满满几箩筐牢骚怨气,实实是散发两千多年的负能量。
2022.06.03.
典故的 各抒己见,历史沉淀于今日,再想翻盘改写难 写得好 已阅完 写得好 写的好 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 对屈原的再认识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