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(安徽)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,芜湖片区进行多项制度创新,有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。为了让自贸区政策更好发挥激发经济引擎作用,进一步激活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动力,民盟芜湖市委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。
一、存在的问题
(一)体制机制不够顺畅。(二)缺乏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。(三)对外开放能级仍需进一步提升。
二、意见与建议
(一)理顺与经开区、鸠江区之间关系。一是将自贸试验区、经开区、鸠江区行政审批权深度整合,纳入统一机制,推行一个管理办法,形成一套服务模式,打造一个对外形象。二是建立健全多层次、高频率的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、工作联席会议,加强沟通联系,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规划发展机制。三是在片区内部分区域试点,将财权、物权交由片区管理,厘清公共服务、市场监管等权责关系,理顺管理、投入、分配机制,试点成功经验在片区内复制推广。
(二)探索创新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。一是探索“法定机构+市场主体”模式推进市场化开发。在片区推行“管委会+运营公司+招商公司+担保公司”管理运营模式。二是建立“双轨运行”机制,探索全员双向聘任。对管委会工作人员实行编制内任职与岗位聘任相分离、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的“双轨运行”管理,打破编制内外身份界限,实施“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”。三是实施KPI(关键业绩指标)考核制度,探索绩效工资改革。
(三)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。一是积极与先发地区自贸试验区开展常态化干部双向挂职机制,促进干部在观念理念上向高开放程度地区看齐;建立为企服务实训基地,干部跟班学习,以普通员工身份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。二是建立与市直单位的人员交流机制,通过吸收和培育创新人才,真正实现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。
(四)深化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合作。一是优化芜湖口岸和集疏运体系建设,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等高对接,全面降低国际物流成本。二是推动跨境贸易深度融合。推动与宁波片区在跨境电商、保税加工、保税物流、保税研发等方面深度合作,加速推进与宁波国际投资共建电商仓储项目。三是建立定期互访联席制度,推动合作提速提质提效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