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从芜湖市住建局获悉,2021年,芜湖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7个小区,涉及29342户,288.83万平方米,截止2021年12月底,改造工作全部完成,实际投资8.5亿元,项目完成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00%、157%。较之前相比,2021年芜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出现了许多新亮点、新突破,群众满意度也较高。
为补齐小区功能短板、打通微循环为主线,我市实施了多个联片改造项目,合理利用闲置空间及存量资源,增设消防设施、健身广场、定点垃圾分类等设施,见缝插针提升绿化,建设养老、托幼,助餐、便民市场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。
各区(市)积极探索,创新改造模式,取得良好成效。其中,弋江区坚持党建引领,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,引导物业参与小区改造全过程,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点向基层下移;无为市创先采用EPC+O模式,不仅有效缓解政府资金压力,又通过盘活闲置资源,以盈利代偿财政支出,完成城市更新;繁昌区首先建立小区“自主改造委员会”参与工作机制,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;湾沚区引导专营单位出资参与改造,通讯单位出资300万元对小区弱电下地,供水企业出资500万元进行“一户一表”和管网改造;鸠江区扎实推进小区改造“户户通燃气”工作,使得山上大楼小区144户居民首次用上了管道天然气;镜湖区实施EPC模式,由中国十七冶公司承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统筹管理资金,及时调整建设内容,改造效果明显提升。
2022年,市住建局将坚持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,按照“谋划一批、生成一批、实施一批、储备一批”原则,全面启动“十四五”期间改造项目方案编制工作,将“成立自治组织、签订居民公约、同意拆除违建、出资改造、接受后期物业管理”作为纳入改造的前置条件,居民支持率不达标的小区不启动改造。
同时,按照建设“完整社区”和城市更新要求,整合小区或周边低效闲置空间、经营用房等公共配套资源,设置停车场、便民市场、养老托育等设施,实现片区服务设施、公共空间共建共享;通过“留改拆”并举,腾出发展新空间;制定支持市场化、可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长效服务,促进养老、家政等社区服务新业态健康发展,形成自我造血式的长期管理模式,进入“居民满意-企业盈利-优质管理”的良性循环。 (今日芜湖)
★添加下方豆豆微信了解更多房产信息★
↓↓↓↓↓↓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