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城区最高的山峰
四褐山,又名褐山、四合山、四华山,位于芜湖市北部,鸠江区境内,山高132米,是芜湖市城区最高的山峰。
关于山名由来,也有着动人的传说,据说该山曾遍生桂皮树,草木葳蕤,春开黄花,秋结黑果,远而望之,一片黛绿。又因为其山石呈黑褐色,故得名褐山。褐山沿江从南至北,由一、二、三、四矶连绵组成,其中以一矶为最大,故又称四褐山、四合山。而四华山之名,与传说中的金乔觉曾经驻锡于此有关。
四褐山矗立在滚滚长江之边,尤其以“四绝”著称,每一处都承载着自然与人文的交响:
一绝:“褐山烽火”
南宋时期(公元1132年,绍兴二年)主战派将领李纲为了以固守长江天险来抗御金兵继续南侵,在四褐山之巅建造了一座烽火台,以便昼夜监视敌情,随时报警。这座皖南唯一的烽火台已成为我市的名胜古迹,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。
二绝:“双杏迎江”
四褐山南麓有一古庙,相传是地藏王入皖修行的第一站,以后辗转赭山,成佛于九华山。庙前两棵百年的老银杏树高耸挺拔,分立两旁,像是敞开的山门,欢迎着滚滚江水从脚下流过,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豪迈感觉。向南远眺,只见一桥飞架南北,浩浩大江迎面奔来,可以尽情领略江水天际来的雄浑风光。
三绝:“曹姑滴翠”
从四褐山之巅俯瞰曹姑洲,滚滚长江之水绕洲而下,急流之中百舸争流,晨雾夕辉沐浴全洲,洲上一遍墨绿,银沙环绕,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,镶嵌在大江中心。
四绝:“天门北眺”
四褐山北边的东、西梁山,山势陡峭,如刀削斧砍,突兀江中,隔江对峙,真可谓“天门中断楚江开”,只见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,各种船只从“天门”中穿梭往来,让游人赏不尽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美景。
四褐山突兀江岸,山高势险,控制江面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三国时东吴孙权曾在濡须口(即裕溪口)建造船舰,训练水师,北拒曹操,而在该山积草囤粮,扎营驻军,以作基地。五代时曾多次发生水陆战事。南宋时,宋师曾与金兵大战于此。宋绍兴二年,命沿江置烽火台。明末抗清的张煌言率水师驻芜湖,派重兵镇守此山。
清康熙、乾隆年间,山南坡曾建有一座望江寺,山巅有文峰亭。同治年间,望江寺有位深负众望的高僧圆寂后,乡民为其塑金身,供奉寺内,尊为肉身菩萨。兵部尚书彭玉麟奉命巡视江南,闻讯后代帝钦封为望江祖师,专建肉身殿供奉。彭书“大有因缘”四字,改望江寺为现身寺,惜已不存。
光绪末年,芜湖开办新式工业,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从英国引进机械设备,利用四褐山南面两座土山的优质土壤开办四褐山机制砖瓦厂,当地民众叫它机器窑。所生产的砖瓦,供应外商和李府(李鸿章家族)在芜湖建房之用。
新中国成立后,沿山四周兴建了冶炼厂、发电厂、纸版厂、化工厂、铜网厂等重要工厂企业。在四褐山附近的朱家桥又兴建了大型外贸码头。
现在的四褐山,四时风景依旧,是附近居民郊游、踏青、登高的好地方。
来源:芜湖发布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