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信息来源:芜湖新闻网
本报讯(记者 陈旻)今年以来,市医疗保障局锚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“应保尽保、应享尽享”的目标任务,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,多举措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提质扩面,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。
我市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并重的参保引导机制,完善激励政策机制,全面推行连续参保奖励政策,对连续缴费年限较长的参保人员,在大病保险报销限额、待遇起付线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,切实增强群众“多缴有所值、持续有实惠”的获得感与归属感。强化断缴约束引导,对中断缴费人员设置待遇享受等待期,引导群众形成连续参保意识,有效防范“断了再保、病了才保”等逆选择行为。以无为市为例,2025年全市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引导3.2万名中断缴费人员重新参保,连续参保率提升至91.3%。
面对人口加速流动新趋势,我市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,全面优化参保关系转移接续服务。一方面实现流程再造“简而优”,依托“安徽医保公共服务”微信小程序及安徽政务服务平台,推动参保关系转移由“多头跑”向“掌上办”转变,将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。同时,设立“转移接续专窗”,提供“一窗受理、内部流转、限时办结”服务,办理时限较规定要求平均压缩30%。另一方面推动区域协同“联而通”,主动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市及重点劳务输出输入地区的协作,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,推动参保缴费年限互认、信息协查等业务线上协同办理。
聚焦重点人群,我市筑牢新生儿参保“起跑线”,深化“出生一件事”联办机制,确保新生儿落地即参保。织密在校生参保“保障网”,引导救助对象属地参保,对助学金助学贷款学生按50%参保费资助。2025年全市高校学生参保共计11.83万人,较2024年增长3.08万人,增幅达35.23%。对灵活就业者畅通其参保“便捷路”,持续优化经办流程。兜牢困难群体参保“民生底”,全面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,依托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特困供养人员、低保对象、返贫监测人口等。构建困难群体“医保+救助”双保障机制,推行“免申即享”“一站办理”等便捷服务。
|
|
人民陪审员,网络媒体人,爱心公益人,摄影家协会会员,新闻撰稿人,网评员,资深财务